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匠人匠心

  中国刀剪行业一直流传道“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兴,南有张小泉。”其中的“张小泉”指的就是杭州土生土长的中华老字号。英国费顿出版社出版的《经典设计》一书,收录世界范围内999款经典产品,其中与美国哈德森火车、英国飞机和瑞士劳力士手表等齐名的正是来自杭州的张小泉剪刀。因其诞生年代最早(创始于1628年),设计经典,在此书中排名第一位。

  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明代,已有380余年历史,乾隆年间列入朝廷贡品,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屡获殊荣。它的锻制技艺,包含试钢、试铁、嵌钢、出头、锉里口、锉外口、淬火、粗磨、细磨、检验、凿花等72道工序。

  由其品牌开创的镶钢锻制技艺,在刀口镶上一层钢,使其锋利耐用,而剪体仍用全铁,则易于弯曲造型,所出剪刃锋利,剪体柔美。即使是以老传统技艺锻制的旧版剪刀,其锋利度和牢固度可剪切断开128层白布,许多现代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仍远无法与其比肩。早在2006年,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位于杭州拱宸桥西的手工艺活态馆里有张小泉剪刀制作工艺的介绍,参观者可以观看师傅进行手工操作表演。

  还有三四年就要退休的非遗传人丁纪灿,与张小泉剪刀有着不解之缘。当时,父亲是建国后张小泉剪刀厂的第一代制剪师傅,他从小听着“乒乒”的打铁声长大。16岁那年,父亲身体不行了,对他说,“你长大了,进厂,养活一家老小吧。”他便接替了父亲,成为张小泉剪刀厂第二代制剪匠人。

  和丁纪灿同一批进厂的年轻学徒很多,不少还是知识青年,瘦小的丁纪灿在其中并不起眼。但是打铁是个力气活,一次工作闲暇的“比试”,让他迅速脱颖而出。当时,厂里有个最资深的老师傅,会气功。工作之余,让这些“调皮”的小青年“挑战”师傅。怎么个挑战法呢?就是师傅扎个马步,能推得动的,就算赢了。说来容易,但任凭大块头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师傅仍纹丝不动。“我来试试”,人群里丁纪灿站了出来。在一阵讪笑中,只见他轻松地推了把,老师傅居然一个不稳差点摔坐地上,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瘦弱的少年。众人只见他瘦小,并不知道,丁纪灿还是小毛头的时候,就抡起大锤帮父亲打铁。后来更是拜师学习散打,虽然瘦,但全身精肉,劲儿大着呢。

  这次比试看似简单,却是个机缘,使得丁纪灿崭露头角,老师傅开始将他作为了潜在的接班人,平时那些藏着掖着不给人看的独门手艺,全都“暗喽喽”地教给了他。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09 2019-09-12 江南游报2019-09-1200010;江南游报2019-09-1200015 2 2019年09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