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观察·专家评
Hangzhou Tour Guide——
西湖文化的传播者(1)
◎ 王洁(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旅行社管理系 )
自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后,杭州这座人间天堂便进入了世界的视野。而即将到来的2022年的亚运会又会有各种肤色的人蜂拥而至。
本人是一名正处在实习阶段的英文导游。不是杭州人的我,其实对杭州并无太多、太深入的了解。与其他外乡人一样,只知杭州有个西湖,有座断桥,有座雷峰塔,有院灵隐寺。来到杭州求学之后,才知杭州西湖的孤山不孤,长桥不长,断桥不断,矗立在宝石山上的保俶塔,屹立于吴山上的城隍阁,铺落在高楼间的清河坊,独立于世外的西溪湿地,守护在钱塘江边的六和塔,蒙尘于郊外的千年良渚……
中秋佳节,月盈则为团圆之日,在这三天,我接待了两位来自美国的印度裔夫妇。恰逢中秋,我提前准备了两枚月饼,客人收到后非常喜欢,大笑着说“She is a moon cake lady”,心下感叹礼物送的恰到好处。客人因此敞开心扉,与我畅谈。他们在休斯顿有许多来自中国的好友,其中一位好友强力推荐他们来到这座被马可波罗称之为“人世间最为美丽华贵的天堂”—杭州。
他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研究杭州,对于杭州不可谓不了解。行走在花港中,地上的石砖刻印着六条鲤鱼,鲤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人们心中对富庶、吉庆的精神信仰、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精神藉慰,而石砖上又恰巧有着6条鲤鱼,我便与客人解释在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六六大顺”,六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幸运数字,许多中国人的车牌号以及手机号都会选择“6”这个数字,现在的网络用语中也有“666”来表明这件事或者这个人很厉害。客人听了后拿出自己的相机对着这块石砖拍了许多张照片,还加上了自己的音频解说。
在带领西方旅游者坐船游西湖时,眺望雷峰塔,便适时的讲述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其实大部分外国人他们并不知道白娘子的故事,有的也仅仅是知道White Snake Lady,除此以外,一无所知。于是乎照应着雷峰塔以及断桥讲述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就十分应景,带给西方人的感受也会十分不同。到了三潭印月时,数月亮的小游戏就开始了。每当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三潭印月便会出现33个月亮,也有另一种说法则是32个月亮。三座石塔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月照塔,塔映月,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前面32个月亮其实显而易见,而这最后一轮月亮则是在你我的心中,平添浪漫,岂不更妙?
“西湖醋鱼何处美,独数杭州楼外楼”。说起有着171年历史的楼外楼,客人脸上流露出向往的神情。新中国成立前,孙中山先生曾多次到访。客人们对中国印象最深刻的两位领导人便是孙中山先生和毛主席。而西湖醋鱼的做法则是要将草鱼放在鱼池中饿上个3天左右,使其将腹中的杂物吐出,去除泥土味,许多外国人都觉得十分残忍,但当他们真正尝到西湖醋鱼的美味时又会改变他们的看法了罢!
对于一名杭州英文导游来说,最高的赞赏莫过于客人由衷的赞叹:“I LOVE HANGZHOU!”用双眼欣赏杭州的一座座古迹,讲述这座城市的千年古韵,用双脚走遍杭州的一寸寸土地,感知这座城市的原汁原味,用舌尖品尝杭州的一道道美食,享受这座城市的美味珍馐,用心灵去体会杭州的一处处风光,追寻这座城市的风月情怀。
专家评
◎ 徐 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副教授)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申遗成功了。如何向全世界讲述西湖、讲述中国文化、让全世界理解西湖与中国文化,并认可它们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这是摆在新老杭州外文导游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对西方人来讲,他们更容易看懂颐和园,它的文化背景相对清晰,就是一座气象宏大的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然而要都懂西湖,就必须理解中国文学和哲学。如果不理解中国文化,西湖在西方游人的眼里再优美,也不过是一片生态环节保存完美的自然湖山,而瑞士日内瓦湖、缅甸莱茵湖的湖水可能更清,天空更蓝。所以,我们要告诉世界的就是:西湖的确“不一样”。
三潭映月、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苏堤春晓等“西湖十景”是一副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中国山水画,而苏堤、白堤、苏小小墓、西泠印社、岳坟、虎跑寺承载更多的是与西湖无法割裂的人文情怀。
西湖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并存体。它承载了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和现代社会各阶层的情感寄托和审美享受,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要让西方人理解这种浸入东方人骨髓的价值观,跨文化的阐述实在太难了。比如“断桥残雪”,现在这座桥没断裂也没有残雪,理解上就有困难。案例中的实习导游能够将杭州西湖花港观鱼中的砖刻鲤鱼、三潭印月的33个月亮、断桥残雪与雷峰塔以及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关联讲解,为她点赞。导游员恰到好处地将景观内暗含的中国文化在西方人面前呈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