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均:与世无争过一生
![]() |
![]() |
![]() |
![]() |
黄均:与世无争过一生
黄均,我国著名的工笔人物画画家,美术教育家。字懋忱,北京人。以仕女画闻名于我国画坛。他笔下的仕女人物,造型神逸,笔法多端。
从艺80余载,先生始终潜心于书画,低调谦和、淡泊名利,为今天的艺术家们树立了从学、从艺的榜样。2011年10月3日,黄老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身体无甚大病,当归功于茶之德,茶之功”
黄老对饮茶极有研究,他说:“茶道、茶经、茶名、茶诗、茶联、茶谜……茶是一门独立的文化,其中有大量的学问。”
黄老祖籍台湾淡水,而出生于福建闽侯。说到茶,黄老总会滔滔不绝:“这两地都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地,品种繁多。古人云:喝茶是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讲究茶,还要讲究水和茶具及幽雅的品茗环境,即使是出售茶叶的店铺,也需具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俗话说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文人中咏茶者比比皆是。陆羽、卢仝因茶而闻名,李白、杜甫、苏东坡也都有咏茶的诗作,尤其是苏东坡,对品茶、烹茶、种茶样样在行,对茶史、茶功也颇有研究。历代画坛亦是如此,元代大画家赵孟瞓的《斗茶图》,明代画家文徵明的《品茶图》都是不朽之作。其实就连续茶倒水的动作也是很有讲究的,单人续茶为韩信点兵,诸位都续为关公巡城。这一招一式中都是典故,都是知识,都是文化。”
先生说:牛羊猪均可,酸辣甜咸全行,中餐西餐无所谓,但只要有茶。“牙齿尚无假冒,服务了几十年,有些老化了,需要照顾一下,软烂些最好,好咀嚼也好消化。只是不大爱吃蔬菜,上了年纪的人,肉吃得多就更离不开茶。至今身体无甚大病,当归功于茶之德,茶之功。”
可以说,喝茶是黄老终身的习惯,他只喝福建的花茶,而且爱喝极浓的茶,茶叶泡开时,几乎占满了整个茶杯。他曾说,“喝了70多年茶,已经成瘾,一日不可无此君,什么茶都能对付,但最多的还是茉莉花茶,勤喝勤续,温茶慢饮为佳。”
“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
黄老的牙齿好,因为他每天进行叩齿保健。谚语“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年老齿全说明身体健康。
叩齿的方法主要有三,即轻叩、重叩、轻重交替叩。一般来说,牙齿好者重叩,牙齿不好者宜轻叩或轻重交替叩。叩齿时要求心静神凝,自然闭口,先叩臼齿36次,次叩门牙36次,再错牙叩犬齿各36次,最后用舌憩牙周三五圈即告结束。每天只需花两分钟的时间,即可收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当然,古人提及晨起叩齿36次的方法,应用中在何时做均可,次数也不必限制在36次,适当多些更好。
此外,在大小便时叩齿,还对排泄功能有所裨益,因此时叩齿会使注意力转移,降低了肠道和肛门括约肌的紧张度,使其功能更自然和通畅。另外还有一种紧齿法,即在小便时闭目屏息,上下牙紧紧咬合,这也叫“闭天门”,能使牙齿紧固,还有助于尿液的顺利排出。
除饮茶与叩齿外,黄老兼作太极拳运动,加之书画自身的陶冶,使得年届九旬之时,依然身健神怡,笔耕不辍。
“大是小非糊涂一些”
在女儿黄薇的记忆里,父亲从未在晚上12点之前上床就寝过。“每天父亲基本都是凌晨两三点钟才上床,或许这也是老虎夜间活动的本性吧。”除此之外,生活中,黄老历来爱吃肉,不爱吃菜。“有菜上桌时,父亲只挑肉吃。因为他属虎,所以经常会跟我们开玩笑地说:‘你们见过老虎吃草吗?’后来妈妈想出了一招——给他包饺子。这样他就不可能再从饺子里挑肉吃了。”黄薇如是说。
黄老自幼酷爱绘画,早年师从陈少梅、溥心畲等名家,擅长工笔仕女和北派山水,并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诗、书、画俱精。他的作品,画中有诗,诗外有画,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画家一般都长寿,因为他们在作画时运气、做气功,许多人都持这种观点,对错与否,是否有科学的依据,我不得而知。我想,父亲的心态是他长寿的关键所在吧。”
黄老一生无所求,只专心画画,干他喜欢的事。“在追名逐利的社会里,有很多对父亲不公的事情发生,而他只抱怨几句便作罢。但对画作,他却总是精益求精。一幅‘天女散花’就耗费了他10年的心血。”
黄薇说,父亲对钱似乎没有概念。记得他曾经将一幅很珍贵的画作随便就赠与了人,而后来,那位受赠者把那幅画作卖了后买了一套房子,他知道后也没有丝毫不高兴。
如今,社会的压力大,尤其是年轻一代,更要调整好心态,大是小非要“糊涂“一些,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才是健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