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学活动 推动技艺传承
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正式开馆
![]() |
![]() |
![]() |
![]() |
开展研学活动 推动技艺传承
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正式开馆
瑞安为东瓯古邑,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瑞安人民创造了众多独特的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瑞安有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温州鼓词、藤牌舞、蓝夹缬技艺等4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还有瑞安卖技、瑞安高腔、瑞安老酒汗酿造技艺等11项列入浙江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全市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14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中国曲艺之乡”、浙江省传统戏剧特色县(瑞安高腔)、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平阳坑镇)等称号也相继落户瑞安。
4月22日上午,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开馆仪式于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木活字展示馆成功举行。瑞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池万松、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吴建汉、瑞安市教育局局长姜宗羽、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王心海、平阳坑镇党委书记林长春、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林华弟、瑞安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美勇等领导出席活动。
平阳坑镇党委书记林长春发表致辞,他表示,木活字印刷术,是世界非遗,是平阳坑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金名片。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是我们宣传、展示木活字非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当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瑞安正积极谋划“未来乡村”建设,全力推进“木活字非遗主题小镇”打造。近日来,馆内日均游客接待量达到了近千人次,极大地带动了平阳坑文旅产业的人气,对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木活字非遗,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此后,还举行了授牌仪式。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实践基地授牌,由瑞安市教育局局长姜宗羽授牌,由瑞安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美勇揭牌;瑞安中学研学实践基地授牌,由瑞安中学学生处主任叶向东授牌,由温州瑞术旅游开发合伙企业负责人潘胜南揭牌;中国印刷博物馆分馆授牌,由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王心海授牌,由温州瑞术旅游开发合伙企业负责人潘胜南揭牌。最后,在瑞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池万松宣布开馆之后,参加活动的领导等人前往参观了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
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坐落在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活字印刷术”申报主体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分为正厅和左右厢房,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木活字印刷术修建宗谱的祖师王法懋的后裔从福建辗转迁居到东源村后的主要住宅。入居东源后,王法懋的后人继承和弘扬祖传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世代相传。至今全村仍有上百人传承此技艺修制宗谱,是古老活字印刷术的活化石,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秉持“拯救濒临灭绝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活字印刷术”的宗旨,通过开展研学活动,推动此技艺得到宣传、推广、传承。馆内现有能全过程操作书写、刻字、排版、印刷、装订等木活字印刷术制作宗谱程序的传承技师3名,从事宗谱刻印技艺人员7名。研学课程紧紧围绕传承木活字印刷术开设印刷术历史、宗谱制作流程、雕刻的木质识别、字模的制作工艺、书写反字、雕版刻字、设计排版、印刷装订、创意书画等专业课,根据不同年龄层安排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木活字印刷技艺,促使他们通过实践操作学娱结合对木活字印刷术产生浓厚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由瑞安市平阳坑镇镇政府主办,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承办。
(记者 陈其其)
▲中国木活字印刷研学馆揭幕
▲中国印刷博物馆瑞安分馆授牌
▲学生体验木活字印刷技艺
▲学生到木活字印刷馆研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