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匠人匠心

文章导航

更望湖边的更丹“织女”

  更望湖边的更丹“织女”

  黄英兰一刻也闲不下来,不是在编织,就是在巡视小屋后方沙地上的菜园子。黄英兰是更丹屯种子保护项目的领头人,也是隆安更丹女织的创始人。我们的车刚停稳,她便从蕉叶下徐徐走来,远远就听见那清脆爽快的招呼声。

  参加了广西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班后,黄英兰回到村里便开始自发组织更丹女织。更丹屯自古就有纺织土布、刺绣制衣的传统,村里至今仍保留着33台古董织机,当地妇女几乎人人都会织土布。

  女织包括三道工序:一是绞棉花,目的是把棉籽与棉絮分开,绞出的棉絮俗称棉瓢子;二是弹棉花,竹篾铺在门板上,放上棉花,身背弓弦,弯腰使弦紧贴棉花,右手持榔头弹打弓弦,弓弦的跳动使棉花蓬松起来,弹好后就用竹篾将棉花卷成一简;三是纺线织布,工序十分繁杂。棉花一年只有一季,开始种棉花时,黄英兰就要把一年的量种好,把棉花摘回来晒子后,还要弄出棉花脱籽,脱下来的籽又可以播撤回地里,盼着夹年的丰收。攀谈间,黄英兰将梭子重新在双手间来回穿梭着,她不能停下太久,因为一天只能织1米布。

  织女们把基地安排在村里的一座老房子里,门廊外挂着的玉米棒和辣椒分外显眼,织布机整齐地摆放在两侧,里屋挂着成品衣裙和布匹。这些改良后的衣裙不仅保留了当地传统色彩和图纹,也不乏现代审美。在这里,织女们虔诚的信仰与织物纹样之间相互连结,遵循着环境相依的生存法则,所有的色彩和故事借由一上一下的交织,书写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我正好赶上了枯水期,更望湖下湖已然变成了牧场,河道里的奇石一点点“爬”上草原。织女大姐哼着小曲儿,村民挥着牧绳赶羊回家,两座山峰中间恰好一轮红日渐渐下沉,在落日余晖中被拉长的身影一点点消逝在视线中,美得像一幅画儿。

  更望湖的源头来自布泉河,是个季节性天然湖。雨季蓄水,下湖汇成汪洋,群山围绕好似保护神。湖水清澈见底,鱼虫活跃。枯水期又成了个天然牧场。当地人说它是个“变脸湖”,常扮演着“雨季的天湖”“春季的麦场”“夏季的牧场”。更望湖的河床地貌复杂,分为上中下三个湖段,上湖段地处百驮,以平地为主,春秋时节,这里的三角麦麦浪滚滚,犹如碧波涌来,麦子扬花时,像是走进了塞北天国。中湖段地处柳更,以土丘为主,枯水期绿草如茵,变身天然大草场,不仅是放牧场,还是个足球场。下湖段,地处南圩镇帮宁村新旺屯及屏山乡文化村桐油屯交界处,以石林为主,洪水期上湖水流经望湖隧洞飞奔而下,下湖的地下河水喷涌而上,一夜间下湖汇成一片汪洋,便是垂钓的好去处,着实有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晚上,我留宿在腼腆的陆春香老人家。她今年81岁,家里的菜地从一颗种子落地生根,慢慢记住了日风土水,方寸间看得出老人的日常耕作是多么煞费苦心、井井有条。不大的土地上种了小麦、白菜、萝卜、大蒜,除了这些自给自足的粮食和蔬菜,老人家也为留种工作倾尽全力。传统农家几乎都是由女性负责取种及保存的,那些历代藏种于民的在地种子,尤其是具有家传特色的私家种子,必然是收藏在女性手上,而陆春香老人正是地方种子的守护者之一。村民“留种”自用,是世代维持丰富的有着独特风味的地方品种、饮食多样化的关键。选育出最适应当地风土的强健种子,不仅减少了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在面对全球气候变迁的同时,留种还可以培育出“可对抗气候变迁”的新地方品种。通过种子保护,所有用于将来生产植物的遗传信息,都保存在了种子里。

  临别前,陆春香包了一大袋蔬菜,让我带回南宁。为了让蔬菜保持鲜嫩,她在没有去除根茎的泥土上喷上少许水,这让我顺利完成了社区与城市绿色食品的交接。在日渐分化的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中,这样特殊的“情感纽带”,让村民找到了成就感,也让城市人找回了“小时候”的味道。

  ◎ 巢 荣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08 更望湖边的更丹“织女” 2021-09-02 江南游报2021-09-0200006;江南游报2021-09-0200011;江南游报2021-09-0200009;江南游报2021-09-0200015;江南游报2021-09-0200014;江南游报2021-09-0200012;江南游报2021-09-0200016;江南游报2021-09-0200007 2 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