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宋韵美学

文章导航

对话宋朝:
一场自上而下的美学变革

  开篇语:

  一场雨,气温骤降,寻思着这场雨后,桂花就该开了。日子一天天的过着,每一天似乎也没什么不一样。写一写宋韵美学的想法,在脑海里横亘了很久,不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写。现在宋韵美学,有一大批的粉丝,喝个茶,看个展,参加一场活动,几乎都能遇见。再看看写宋韵美学的书,也是成堆成堆的摞着,里面有宋韵美学的方方面面。选择太多,有时候未必是好事,太多的表象往往让我们忘了去一探表象背后的来源。

  什么是宋韵美学?为什么“宋”可以成就为一种美学的范畴?宋韵美学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而我在书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希望我的读者在这些文字中收获什么样的价值?

  每每提笔,这些问题就开始相互推搡。后来,我想如果我在宋朝,日子也不过是这般一天天过着,所谓的美,不过是对于生活的一点体得、一些表达、一段感受。如此想来,这些问题就消失了,宋韵美学传递给我们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理念,这种理念来自于中国千年的“日子”,是哲学、艺术、生活的统一,是一群文人用日常书写的诗篇。而我们现在谈及宋韵美学,更多的是应该通过美的范畴,去寻找“心”的内核,那应该是一种轻、微、淡、远的情境与心境,并以此构建起现代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

  对话宋朝:

  一场自上而下的美学变革

  ◎ 记者 王珏

  陈寅格先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是一个很特殊的王朝,它在兵荒马乱中崛起,以武将开国,却极其重视读书人。

  很多人说宋朝“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以及立国之后一直面临着的外部压力,注定让宋朝既无秦之霸气,也没有隋唐的豪气 。

  赵匡胤这位开国皇帝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中深谙节度使的危害,也极其忌惮武将的掌权,他在杯酒释兵权后和大臣们说:“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

  于是,上至王公贵胄、士大夫,下至市井小民,都幻想过着无忧患的生活。当北宋在仓皇的景象与唏嘘声中落幕,南宋依旧在江南富庶之地幻想着小康升平。

  这位开国皇帝还立碑发誓:“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于是,“读书改变命运”在宋朝得到了最好的印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才子们茶余饭后最真实的梦想。而在通往梦想的这条路上,还有各种精彩的故事激励着他们前赴后继:曾经天天喝粥吃咸菜的宋祁 ,成名之后,也是需要偎香依玉,才有兴致修史书的;当年路边捡瓜的吕蒙正,中了状元之后,也要一餐杀几十只鸡,只为做一碗鸡舌汤。这些故事就像一碗碗的“鸡汤”,让文人的队伍壮大,让文人的生活沸腾。

  于是乎,宋代出现了一大批灿若群星的才子,诗词歌赋、绘画书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盛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文人的幸福时代。

  只是这个时代落于退守在中原乃至江南的两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庇护,也失去了雄壮有力的魂魄。陈与义一句“杏花消息雨声中”,被皇帝擢升为翰林学士,这是这个时代文人的精神意象。这或许也让宋代的才子们少了唐朝才子们书剑纵横天下的豪气。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到随遇而安,悠闲自适的旷达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我们也可以看到柔肠百结,风情妖娆的婉约风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我们还可以看到思索人生哲理之后的意蕴无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但是,既然生于忧患,那自然也会有着抱负天下,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也会有着心含不甘的复兴之梦:“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戊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也还有一些豪迈雄浑,热血激昂的情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其中都提到了宋朝,所以宋朝在文化方面的造诣,是有目共睹的,宋代的文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说到文人,自然离不开文人的生活。一川迷离的芦苇,一城缭乱的飞絮,一场缠绵的梅子黄时雨,它们演绎在白墙朱瓦之上,清痕绿瓦之中,洞箫琴韵之里。似乎只有这样,一曲曲新词才能从他们的花笺中缓缓流出,萦绕于红袖们的皓齿樱唇之间。

  从美到生活,文人的审美情致向来是“高级”的,这样的生活自然也是极美的。

  再加上宋代推崇儒学。北宋大儒张载的这句:“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是这些才子们心中执着的理想,这让这些才子的美学生活有了更高的立意与思考。春风亭园,杏花酿酒,松针煎茶,即兴填词,岁序安然。

  嗯,这就是距离我们有着千年之遥的宋朝。都说宋朝是极简之美,“极”,我倒是颇为认同,那些才子们把几千年的文化研究到了极致。“简”,那或许是对美的极致追求之后的化繁为简。就像佛家的禅悟,从看山是山,回到看山是山,情境与心境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所以宋朝的极简之美,是参悟生活之后的美,是直面人生的理性之美。

  透过美学去看生活,也许我们可以更好的明白什么是生活。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江南游报 宋韵美学 00009 对话宋朝:
一场自上而下的美学变革
2021-10-14 江南游报2021-10-1400008;江南游报2021-10-1400006;江南游报2021-10-1400007;江南游报2021-10-1400009;江南游报2021-10-1400010;江南游报2021-10-1400011 2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