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旅游达人

文章导航

她在高原随时“刷花”

  她在高原随时“刷花”

  ◎ 刘 青

  今年5月,艾几从澜沧江在云南最北端的梅里雪山顺江而下,经碧罗雪山秘境南极洛,再到维西攀天阁,短短200多公里,探访了澜沧江海拔高差最大,地形最独特,生物多样性、人文多样性极为丰富的一段路程。以另一种视角去看滇西北这片土地时,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让艾几感到非常自豪。

  从卡瓦格博到干热河谷

  5月是高原花季的开始,从丽江出发到香格里拉,行经小中甸,杜鹃已蔚然开成一片粉色花海。此行的第一站是梅里雪山的澜沧江河谷,“打卡”澜沧江在云南最北端的一个起始点。

  云南的最高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卡瓦格博隐在云端,并没有那么容易见其全貌,变幻莫测的云间偶尔洒下几尺阳光,照耀得明永冰川闪闪发光。在冰川对面的观景台,面前壁立的是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冰川延伸而下一直到海拔2700米的明永村森林带。

  冰川、高山原始森林、干热河谷,形成了一个直观的垂直生态系统,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中,延续着中国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从冰缘带的流石滩、高山草甸,到针叶林、阔叶林再到焚风吹拂的干热河谷灌丛带,冰川融水穿过森林冲刷进澜沧江大峡谷,呈现出由北寒带到热带的植物分布带谱。绿绒蒿、雪兔子、塔黄在流石滩盛开,报春、杜鹃、蔷薇遍布,云杉、冷杉、高山松、红豆杉、高山栎形成层层叠叠的森林和色彩,这里绝大多数区域都人迹罕至,未经探索,没有人能准确说出这里到底有多少种植物。这里也是动物的乐园,滇金丝猴、云豹等在这里过着不被打扰的生活。村落点缀其间,人们逐水而居。

  在明永冰川对面海拔3500米的观景台,艾几望向眼前庄严的雪峰,云雾笼罩着森林,看似荒凉的干热河谷点缀着翡翠般的村落。南北走向的梅里雪山如屏障,澜沧江大峡谷割开大地,初融的雪水和雨水裹挟的泥沙奔流,一路向南。

  发现翡翠龙蜥

  从德钦顺河谷而下,路边就是澜沧江狭窄的低海拔干热河谷。停车休息时,同行的浩哥突然大声呼唤艾几到路边的乱石滩,艾几跑过去,那石头上昂首晒太阳的小家伙有着特别的翠绿体色:翡翠龙蜥!这种小型蜥蜴是2015年发现的新物种,仅分布于德钦县尼农至维西县北部、澜沧江海拔30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看似荒凉的河谷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鲜少生机,这里生活着全球仅分布于此的翡翠龙蜥、帆背龙蜥、草绿龙蜥和许多干热河谷地带特有植物。

  她把镜头对准了这个美丽的小家伙,阳光正好,翡翠龙蜥伸展着绿色的身体,在石滩上、灌丛旁吸取热量,或灵活地在石缝间穿梭……然而艾几却感到痛心:这片栖息地显然是它们曾经自由自在生活的家园,被一条繁忙的公路割裂了生境。车辆呼啸而过,每一次发出的轰鸣声都会给它们带来不小的惊吓。灌丛也所剩无几,为了防止落石,山体被硬化的水泥包裹,被巨大的铁丝网网住,被种上了极不适应干热河谷的行道绿化……在2016年的本底调查中发现,这些区域极为脆弱的生态非常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翡翠龙蜥刚被发现就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碧罗秘境南极洛

  由于做高山植物科普短视频,艾几常在高海拔山地转悠,听说澜沧江边碧罗雪山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高山植物天堂名叫南极洛,心向往之很久,也是艾几此行最期待的一个目的地。

  一夜听着澜沧江岸的布谷鸟鸣入睡,醒来时太阳还未升起,但看不到一朵阴云。顺山路而上到南极洛保护站,海拔逐渐升高,天空碧蓝如洗,数十米高的杉树在山谷中遗世独立。山溪流淌的声音穿过林间隐约可闻,林下布满了苔藓和盛开的报春、紫堇、天南星、银莲花、龙胆……热爱高山植物的她随时都想停下来好好“刷花”。

  翻过南极洛垭口,如蓝宝石般镶嵌在杜鹃林间的湖泊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南极洛最为独特的景致——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山湖泊群落。前一天山上大雪,整个南极洛被大雪覆盖,在5月几乎很难遇到这样绝美的风景,高岭之花也被埋在积雪之下,寻找芳踪更加不易。整个南极洛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寒带高山、原始森林、湿地、高原湖泊、高山杜鹃林、苔原植物、流石滩……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艾几仔细地在白雪中寻找着,一点儿明快的红色高高地闪耀在山崖上,是紫背杜鹃。一行人继续在雪中翻滚前行,又发现在积雪刚刚融化的岩石上开放着星星点点的粉红色,这是仅生长于海拔3900米以上的高海拔区域的喜马拉雅岩梅,旁边还有雪山小报春的粉红色点缀在初融的白雪上。尽管大雪覆盖了绝大多数植被,在少数露出地表的地方,高原花朵顶着严寒开放了。在人类极难到达的地方,严苛的自然环境并不意味着毫无生机,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是真正的“高岭之花”。

  艾几还遇到了心中的“女神”——绿绒蒿,被全世界热爱植物的人都爱着的绿绒蒿是真正的大明星,全世界已知的49种绿绒蒿中有48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区。轻盈如丝缎般的花瓣,看似娇嫩,却只爱高山的严寒和土地贫瘠的流石滩。和大多数蓝色、蓝紫色绿绒蒿不同,艾几所见的是全缘叶绿绒蒿,有着与众不同的黄色花朵,别有韵味。5月的南极洛刚刚进入高原植物的花期,一直到秋天,这里的花朵将次第不间断地绽放,值得一来再来。

  高山有“稻”

  对于从事野生高山植物科普的艾几来说,维西县攀天阁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目的地,艾几要去寻访这里独特的老黑谷。

  攀天阁海拔2600米,稻米喜温喜水,在如此高寒的地区怎么可能出产稻米?

  然而,攀天阁是全世界出产水稻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世界水稻屋脊”,是个多民族聚居区,人们来到崇山峻岭中极为珍贵的这片平坝子,就此住下来。从刀耕火种到发现自然的野稻,将其驯化成延续几百年的一方民生。

  普米族的阿四妹一家以种老黑谷为生,到达攀天阁时,阿四妹早早地就在村口等艾几们了。一见面,艾几就迫不及待地询问什么时候插秧,因为一路行来,田里空空的。阿四妹也很焦虑,说往年这时候插秧都要结束了,今年遭逢大旱,村里的人都焦急地等雨来。翠绿的秧苗整齐地种在以沙盘为基的水田里,早年间是没有这样的沙盘的,这种新技术是为了在插秧时更容易分株。阿四妹小心地从沙盘里分出几株秧苗:“你看它的根系。”黄沙之间,黑色谷种还未脱落,嫩芽破开谷壳向上抽出鹅黄色的叶,向下伸展出可以扎入泥土的洁白根系,就等待着艾几们将密密生长的植株分开,插入水田。

  这里的纳西族、普米族的祖先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相传他们从三江源顺江而下,在路上发现了老黑谷稻种,但是横渡大江时所有的物资都被江水翻卷冲走,正当一筹莫展时,人们发现一路跟随的小狗尾巴上粘着三粒稻谷,便将这三粒稻谷收起来,直到变成如今的片片稻田。

  水田里一片忙碌。男人用钉钯翻整着水田,女人弓着腰,把秧盘里的秧苗整齐地插入田中。阿四妹指着田边开放的粉红香水月季(原生种)说:“花开了,摘一朵把它藏在分开的秧盘里,谁发现这花,谁家一年都有好运气。”说着,阿四妹走进水田,一边插秧一边唱起了普米族的插秧歌。

  有人会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生活有什么关联?其实,水果种类、五谷杂粮、香料、药品,都与生物多样性密不可分。

  艾几被这里人与自然如此亲密的关系感动了,人们朴实地在自然中劳作,感恩着每一分馈赠。生物多样性让人们即便是在如此高海拔地区也能造就良田,世代栖居,产生了多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生物的多样性,不仅包含艾几们最常关注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还包含一个极为重要的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就是遗传多样性与人类生存最为息息相关的部分。

  达人:艾几。从小生活在黛绿森林和皑皑雪山之间,18岁因为念大学才第一次走出大山。机缘巧合,艾几回到家乡,回到了雪山森林,对高原植物的热爱被唤醒。


江南游报 旅游达人 00008 她在高原随时“刷花” 2021-12-23 江南游报2021-12-2300006;江南游报2021-12-2300007;江南游报2021-12-2300010;江南游报2021-12-2300009;江南游报2021-12-2300011;江南游报2021-12-2300008;江南游报2021-12-2300012;江南游报2021-12-2300013;江南游报2021-12-2300014 2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