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艺术之旅

文章导航

美学价值在于传播

  美学价值在于传播

  中国画美育专栏(四十八)

  张国樟(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

  美因传播而有价值。

  好的中国画或美丽的风景、或动人的故事、或古老的建筑等,只有让更多人得到欣赏和享受,它所赋予的价值才越高。任何事物,离开了人类的传播,都会失去意义。两张相同水平的中国画作品,一张被成百上千人看过,而另一张只有几百几千人看过,即使后者比前者画得好,它的价值也还是前者高。

  倘若一幅画作,没有人看过,它的价值等于零,艺术等于零。一朵奇艳的花,美艳绝伦,但长在原始森林,花开花谢,无人知晓,那么虽然它客观存在,但它的美的贡献和价值等于零。一颗价值连城美轮美奂的钻石,永远埋在不知名的地下,它有价值吗?一株宝贵的金丝楠木在四川的大山森林深处自生自灭,它有价值吗?除了自然物质,在现实社会上也是一样。历史上有多少好东西,都淹没在长河里。谁知道它,有价值吗?工厂生产出精致的产品,永远放在仓库里,也是没有价值的。故宫里有很多好画都是佚名的,画得非常出彩,要不是偶然流传下来一张,也无人知晓他的画作和他高超的画艺。画家石壶先生,要不是偶然被发现,也逐渐会淹没在时间里。美感和书画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来源于人类的感知,也服务于人类的感知。服务的人越多,范围越广,价值就越大。

  人类的需求是书画变革和传播的方向,每个时代对美的标准不一样。同样是阳光,冬天人们拼命抢阳光,夏天人们拼命避阳光。美育是自上而下的书画流向,而美调则是自下而上的书画流向。当代社会和群众需要什么美,要有一个民调。美国油画家协会,每个年展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展出,由观众投票来决定。投票其实是一种互动,其一是鼓励书画的传播作用;其二是告诉画家群众对美的需求方向。虽然没有考证过美国油画协会此举的具体情况,但是从一个角度可以借鉴。

  中国画之美有两类,一类是雅俗共赏的,一路是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或像黄宾虹先生的作品,黑密透但是充满人文艺术内美,对于群众来说很多人一下子看不懂,因此传播有限,这时候就需要大力提高群众的美育鉴赏水平,让更多人学会欣赏。或者如吴昌硕、齐白石等先生的艺术道路,既有艺术高度又有能被群众接受的审美。他们的中国画美学传播地域就非常广泛。最为成功的是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伯虎,至今仍然老小皆知,津津乐道。其画作和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被无数次搬上荧幕。他那融会南北的风格,秀逸清俊的笔墨,传播力很强,一直穿透到现代。他的很多色彩艳丽清雅,洒脱秀逸的中国画被老百姓代代相传,奉为至宝,成为群众丰盛的美学享受。当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艺术成就高的,被群众广泛认知和接受的画家。

  现存的中国画如果依据岩壁和陶瓷上的绘画还可追溯到5000年以上,就算正是画在锦帛上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沉淀了丰富的美学氧份,比如形制之美、气韵之美、线条之美、造型之美、赋彩之美、图式之美、意境之美、人文之美、虚实之美、气度之美、质感之美、单纯之美、动感之美、构成之美等等,中国画美学要走进大众、拥抱大众、服务大众。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么多古人前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传播出去呢?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和载体的不断突破,随着数字化媒体的不断创新,特别是智能手机端的广泛应用,6G技术的加持等等,美学的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快速。我们尽量要把身边的美的东西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共享到,让世界和社会充满美的感觉和元素,让真善美覆盖我们的地球。

  ▲明-唐寅-王蜀宫妓图轴美析:唐伯虎的画流传甚广,《王蜀宫妓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作线条细劲顺畅如春蚕吐丝。设色明丽而不艳。画面上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画中的仕女粉面桃腮,柳眼樱唇,并以白粉晕染额、鼻、颔??,这是唐寅式的“三白”画法。使其形象愈发娇媚可爱,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情态端庄而又娇媚。现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明-唐寅-秋山高士图美析:图中描绘了文人雅士隐居的生活。高士或持杖访友,或坐亭观瀑,或三人畅谈。背景为江南鱼米之乡的宜人风景。有村民在撒网捕鱼,充满乡村田园恬和美好的生活气息。作品现为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江南游报 艺术之旅 00014 美学价值在于传播 2022-12-22 江南游报2022-12-2200006;江南游报2022-12-2200007;江南游报2022-12-2200008;江南游报2022-12-2200009;江南游报2022-12-2200010;江南游报2022-12-2200011;江南游报2022-12-2200012;江南游报2022-12-2200013;江南游报2022-12-2200014 2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