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 无限活力
浙江省推动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利好政策陆续发布,红色旅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规模不断扩大,当下的旅游市场可谓“红”极一时。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首倡地,我省红色旅游起步早、名气大,做法亦令人津津乐道。然而,当红色旅游的发展“汹涌”而至,如何充分发掘、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其文化内涵;如何创新发展形式、促进业态融合、增加游客粘性,让相关产业更好地借势发展,是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市场永恒的课题。
红色旅游 无限活力
浙江省推动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
◎ 记者 贾 露
一趟“专列”
“联”动红色旅游
——让红色文化传播实现从静态、单一向动态、多元转变,促进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
3月16日上午10时19分,“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以下简称“南湖·1921”)缓缓驶入嘉兴站,在这个春日重启这趟红色经典之旅的常态化运营。
记者了解到,“南湖·1921”于2021年6月25日首次开行。以“不忘初心地”“走新时代路”两大主题将列车两节车厢改造成红色教育主题功能车厢,并设置“南湖初心列车邮局”“火车读书角”等区域,深受社会好评和欢迎。列车上线运行以来累计发送旅客17.5万余人次。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党的梦想起航地。‘南湖·1921’的开通,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紧密联系,同时也把这条‘开天辟地,革命启航’全国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向了市场。”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处长顾伟建说,列车链接起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馆、博文女校旧址与嘉兴火车站复建老站房、狮子汇渡口旧址、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条新时代的“重走一大路”红色教育精品游线。“整个行程,将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并赋予乘客身临其境的实景体验,可以说意义深远。”
顾伟建告诉记者,接下来,嘉兴将与中国铁路上海局以“南湖·1921”为主线,持续挖掘整合两地革命旧址、红色场馆等优质文旅资源的特色亮点,在既有“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红色主题线路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拓展历史文化内涵和红色教育效果,策划推出包括“探寻石库门里的红色记忆”行走党课、“在南湖遇见你”文艺党课等5条全新的红色旅游线路。“新的线路产品会更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将厚重的红色历史运用模拟化、沉浸式的教育场景,以更加鲜活的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提升游客的红色旅游体验,满足长三角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红色旅游需求。”
当天,有幸乘坐此趟列车的小徐告诉记者,能沉浸式体验当年一大代表们乘车从上海到嘉兴南湖开会时的场景,一路上非常激动。“当红歌响彻车厢,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回到了1921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当年的热血青年们救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小徐说,清明小长假要带孩子再来坐一次专列,让孩子在重走一大路中,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据悉,该趟列车车次为Y701/Y702次,每日于上海、嘉兴往返开行一次,分别于8时53分从上海西站开出,18时10分由嘉兴站返回,单程票价16.5元,可通过铁路12306平台购票。
一个“场景”
点“亮”红色记忆
——红色旅游背后是红色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年轻消费群体的参与更是赋予红色旅游市场无限活力。
新一代年轻群体作为国内旅游市场消费端迅速崛起并持续壮大的一支队伍,正不断催生着旅游市场提供更多有趣且优质的体验项目,对于红色旅游自然也不例外。
近几年,浙江先后认定了100家省级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其中不仅有革命老区、纪念场所,还有重点工程、教育场馆、遗址公园等,旨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那么,如何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红色故事入脑、入心?
记者注意到,时下流行的“沉浸式体验”类游戏,成为了浙江一些红色基地的创新尝试。舟山嵊泗县五龙乡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在五龙乡有一处“初心馆”,馆内就设置了剧本杀体验区。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挑选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在惊心动魄的情节体验中,青少年们从参观者变成了亲历者,无形中,红色记忆便入了心。
“馆里陈列着的,都是五龙乡的老物件、老照片和历史资料。习总书记曾经跟我们说过,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不要忘记来时的路。‘初心馆’就是印证了这个主题。”五龙乡团委书记孙少军如是说。
从另一层面看,红色旅游的规划和建设,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记者了解到,近年,五龙乡以红色资源为内核,打造了“红色研路”共富工坊,并推出党建引领教学线、共富共美游学线、海洋文化研学线等5条研学线路,形成了集导览解说、沉浸体验、培训会务、餐饮民宿、文创周边于一体的红色产业链。
孙少军说,2023年,“红色研路”共富工坊为村集体经济创收60-1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人均月增收3000元。“下一步,五龙乡将集合红色阵地、乡创人才、高校共建等现有资源,大力推广红色研学路线、丰富红色研学内容,形成富有海岛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让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充分领略这座海岛的红色文化及人文魅力。”
一次“赋能”
激“活”红色文化
——活起来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故事。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已成为赋能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义乌分水塘村的望道展示馆内5G智能机器人为青少年解锁更多参观学习新方式;衢州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内配置的VR交互一体机可现场体验模拟战斗场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区块链、5G、云、AI等技术正逐渐渗透至红色旅游产业的建设中,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与此同时,数字化系统在理论引领、舆论引导、文化惠民等方面亦不断上新,在基层出现了如嘉兴的“红色资源在线·红色润心”、长兴的“未来景区·安心玩”、绍兴越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应用等一批优质好应用。
以嘉兴的“红色资源在线·红色润心”为例:该应用系统包含:治理端、服务端、浙政钉、浙里办“两端”协同,红色资源、红色管家、红色讲堂、红色游学、红色研创五大应用场景和一个红色润心指数评价指标。游客只需在浙里办端通过‘红色资源在线·红色润心’掌上一键操作,即可实现红色讲堂、红色研学、红色研创等的一键服务,完成线上预约,就可以实现线下体验,是丰富且优质的红色文化学习教育一站式服务平台。
“自2022年上线以来,越来越多的团队通过在线预约的方式来打卡。”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副馆长陈晨说,“数字化的应用确实为大家提供更多便利,也可以让红色资源‘走得更远’。”